一段廣告視頻中,原本積著厚厚油垢的油煙機、灶臺、鍋底等,在噴灑了泡沫清洗劑后,用抹布輕輕一擦便瞬間煥然一新。類似的廣告宣傳在各類平臺上早已屢見不鮮,但很多人買回去用了才發(fā)現,廣告視頻中無所不能的“一噴凈”,到自己手里就變成了“怎么噴都擦不干凈”,效果遠遠不如商家廣告中宣傳的那么神奇。
有媒體調查后發(fā)現了其中的端倪。據報道,有商家在發(fā)布此類廣告視頻后,為了免除責任,對于廣告中出現的極限詞、絕對性用詞、功能性用詞,竟然在產品詳情頁面還發(fā)布了“失效聲明”,稱“新《廣告法》規(guī)定所有頁面不得出現絕對化用詞和功能性用語,本店支持新《廣告法》,本店所有頁面上的絕對化用詞與功能性用詞在此聲明前全部失效,不作為賠付理由。本產品標題和詳情頁詞匯,純屬運營和技術引流需要而設,只是為了迎合買家搜索習慣而使用的關鍵詞,不代表本產品本身的實際功效與特性?!?
廣告效果很“豐滿”,但實際效果卻很“骨感”,“一噴凈”神奇功效的謎底也就此揭開。其實,在廣告用語中使用“最”“一定”等極限詞和絕對化用詞,是很多商家在宣傳推廣時的慣用做法。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,盡管通過什么手段進行廣告宣傳和引流,是商家的自主行為,但是其行為是否合法合規(guī)、是否能夠免責,卻絕不是商家可以自說自話的。
不論是《產品質量法》還是《廣告法》,抑或是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,都對平臺和商家確保產品質量、開展產品功效宣傳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有著明確的規(guī)定?!稄V告法》規(guī)定:“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,不得欺騙、誤導消費者。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?!薄皬V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、誤導消費者的,構成虛假廣告。”
事實上,一些科普人士已經進行過驗證性實驗。得出的結果是,去污產品之所以神奇,大多是商家將視頻進行了倍速剪輯后所呈現出的效果,其產品功效并無特別創(chuàng)新之處。更有甚者,一些視頻里的油污場景也是人為制造的,并非經年累月所自然形成。
不難看出,很多商家想“兩頭通吃”,通過絕對化用詞或者虛假宣傳等手段引流,來賺消費者的錢,再通過一紙簡單的“免責聲明”來免除商家和平臺自身的主體責任,這樣的做法顯然已經踩到了法律的紅線。同時,從商家的行為也能看出一個事實,就是商家其實也知道自己的行為并不合法,所以才會在夸大宣傳的同時,推出一個所謂的“免責聲明”,但是相比“無知者無畏”,這種“知法犯法”的行為,卻更暴露出商家對法律不夠敬畏、對市場規(guī)則不夠敬畏、對消費者不夠敬畏的斑斑劣跡。
有法律人士表示,前述經營者的廣告宣傳行為引起了消費者對產品實際性能的誤解,已經構成了虛假宣傳。同時根據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規(guī)定,商家所謂的失效聲明、法律聲明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,是對消費者不公平、不合理的規(guī)定,應認定無效,不能起到免除法律責任的作用。
面對這樣自說自話的廣告宣傳和“免責聲明”,監(jiān)管部門應該切實督促平臺和商家落實自身主體責任,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,不能對違法商家進行“隔靴搔癢式”的懲處,要真正讓監(jiān)管長出牙齒,讓違法商家切實感受到違法行為帶來的“切膚之痛”,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形出現。
平臺和商家更應該要清楚認識到,消費者會因為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而“種草”,也就會因為名不副實的產品質量而“拔草”。同時,“免責聲明”不是平臺和商家的擋箭牌,也絕不能是擋箭牌。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時,“免責聲明”不能成為商家推卸責任的借口,也不應成為消費者維權的“攔路虎”,只有依法依規(guī)經營,落實主體責任,才是最好的“護身符”,只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消費口碑,才是商家真正的“免責聲明”。